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立足人民需求 尊重自然规律 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

芜湖楼市  2021-11-18 09:29

[摘要] 11月11日上午,采访团一行穿过湾沚区关王渡城楼来到新建的乌凤滩公园,只见两支队伍正在公园广场上拔河,加油声、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将地域文化、体育健身、儿童游乐等功能融入其中,提升公园服务价值;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河湖水系连通,“死水潭”变身网红打卡地;保持村落原生态,留住城市记忆,守护最美乡愁……近年来,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湾沚区立足人民需求,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城市公园:服务于民 还利于民

冬日融融。青弋江畔、芦丛缀玉。

11月11日上午,采访团一行穿过湾沚区关王渡城楼来到新建的乌凤滩公园,只见两支队伍正在公园广场上拔河,加油声、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远处,三三两两的市民漫步在公园的绿意间;公园侧畔,一艘渡船游弋在冬日的青弋江上,来来回回地接送着行人……

“这里只是我们青弋江景观带中的一处景点。整个青弋江景观带分三期建设,北起世纪大道、南至青弋江大桥,全长约7公里、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于2021年1月建成投用。”湾沚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韩啸介绍说。之前,这一带多是滩涂,公园项目建设过程中,当地运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栽植,建设步道、浮雕以及亮化等工程,形成了良好的滨水人文景观和树荫绿地效果,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就住这附近,只要天气好,每天早晚都会来这边走上几圈,湾沚区这些年城市规划的确做得不错。”正在散步的洪女士说到家门口的公园赞不绝口。

据介绍,湾沚区以人民需求为中心,注重高品质,规划利用城市核心区地块建造人民体育公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关王渡城楼以南一带曾是湾沚最为繁华的。“这一片交通便利,紧邻青弋江,风景宜人,。但我们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用来建设‘青弋江人民体育公园’。”湾沚区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股股长宋本锋指着眼前一块空地告诉记者,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室外攀登设备等体育设施以及公厕、驿站、自动贩卖设备等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公园。

近年来,湾沚区把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我们目前正在逐步健全以东湖、罗福湖、汪溪湖等区级公园,青弋江滨江景观公园、和津绿廊等城市绿带,市民广场、沚津公园等城市小游园为代表的三级分类城市公园体系,统一构建城市公园骨架。坚持免费公益办园,以打造精美、文化、智慧、幸福园林为目标,完善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体系,将地域文化、儿童游乐、教育科普、体育健身、普法宣传等功能融入城市公园中,提升公园服务价值。到”十四五“末,预计将建成大小游园50座。”湾沚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张强告诉记者。

“以前基本上没有公共的体育场地。这里原来是一块荒地,我们进行绿化提升,兴建了个对外免费的篮球场,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实现了对周边主干道景观的同步提升。”站在城南体育公园旁,湾沚区市政园林管理所副所长崔蕾说道。她同时透露,像眼前这样的绿色城市小游园,湾沚区目前已建成11个。

生态治水:“死水潭”变身网红打卡地

冬阳之下的南湖,湖水晶莹清澈,水鸟不时掠过湖面。

漫步到此,大有一步入画之感。“之前,由于城区内罗福湖、东湖、南湖和汪溪湖四个湖泊之间互无联系、相对独立,没有高质量的补水水源,水体流动性较差,导致水体水质不好,影响了湾沚区的整体形象。为此,我们谋划引入青弋江的水连通四大水体,让水活起来、动起来,让湾沚区美起来。”湾沚区水务局规划建设股股长孟黎说。

2019年,湾沚区对城关区域河湖水系进行梳理,并启动了水系连通工程前期工作。为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项目从兼顾城市发展、水岸环境同治以及城区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建设方案。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今年4月30日正式试机通水,截至目前,湖泊以及调水线路上的水质和岸坡环境均得到改善。“水质变好了,风景也变美了。曾经的‘死水潭’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今年夏天,每天晚上都有数千人来这里散步、娱乐。刚刚,一个幼儿园还组织孩子们在这里游玩呢。”孟黎说。

湾沚区陶辛镇则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将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农村水系整治试点县等项目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恢复沟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对村内沟渠进行清淤活水、绿化提升。通过贝类基地净化,让水清起来、活起来、美起来;打造乐水广场,建设河长制公园和百鸟滩生态湿地公园,人们重回池塘边洗菜洗衣。在陶辛镇张社村,村民董春花在池塘边洗完菜后,习惯地将剁下的菜根一同带走。“以前水脏得都不敢过来洗菜,现在环境搞得这么好,自己也应该自觉维护。”董春花说。

因地施策:留住最美乡愁

龙尾张是湾沚镇罗保社区的一个自然村,现有住户120余户,村庄沿青弋江而建。罗保圩、罗福湖与南湖、青弋江形成“弋江担两湖,湖水汇江中”的独特水利景观,空中俯瞰,形似一条腾飞的巨龙。龙尾张村位于巨龙尾部,又因村内“张”姓居多,得名“龙尾张”。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与湾沚城近在咫尺、“鸡犬之声”相闻的龙尾张,经济发展却一直裹足不前。2020年,跨越南湖的进村大桥——龙尾张大桥修通,如今从湾沚城区到此不过数。“这些年,龙尾张村自然风貌、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好、非常完整。”湾沚区罗保社区党委书记黄世伟说。鉴于此,当地政府摒弃大拆大建,拒绝过度商业化,而是因地施策,提出了“留住老家、记住乡愁”,让城市留住记忆。“龙尾张村的 ‘耕织馆’按照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四季更替,将闲置的农具做了一个集中展示。‘候印象记忆馆’分几大功能区,‘学习展示区’是当年乡村学校原貌的复原;‘游戏展示区’里有男孩子的弹珠、女孩子的橡皮筋。此外,还有影音展示区、80后的生活展示区。”龙尾张村开发以来,周边市民纷纷来此休闲体验,回味那渐行渐远的年代。据黄世伟介绍,每到节假日和傍晚,游客络绎不绝。

有了人气,就有了发展的希望。“龙尾张是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现在成了我们市民晚上出行游玩的公园;村民收入也从原来单打一的农业经济,变成了农田流转、农产品售卖以及到附近开发区务工等多元化。”黄世伟说。让他更高兴的是,一次人口统计显示,村庄常住人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流现象。

在陶辛镇张社村也有一个建筑文化广场。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齐聚了民国时期、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各个时期的房屋。几栋简朴的民居静静地诉说着建筑风格的改变、社会的进步发展,散发着浓浓的乡趣和淡淡的乡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实现人民在城市建设中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过程中,湾沚区蹄疾步稳、务求实效。近日,该区又组织谋划了118个项目,涵盖综合交通枢纽、文化旅游、生态环境、航空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项目、城市运营安全、城市更新项目等各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助力人民城市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