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乡亲修出一条“脱贫路”

芜湖楼市  2020-10-16 09:30

[摘要] 一把铁锹、一个钉耙,一把锄头、一辆电动三轮车……胡万明就是凭着这些简单的工具,先后花了200多天,为乡亲们筑就了一条“脱贫路”,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把铁锹、一个钉耙,一把锄头、一辆电动三轮车……胡万明就是凭着这些简单的工具,先后花了200多天,为乡亲们筑就了一条“脱贫路”,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乡亲修出一条“脱贫路” 

胡万明修筑“脱贫路” 

胡万明,今年57岁,是绩溪县瀛洲镇仙川组人。他从小聪明伶俐,18岁就开始埋头苦学木匠技艺。艺成之后,吃苦耐劳的他在杭州、上海、苏州等大城市努力打拼了20多年,由于木工技艺精湛,成为在外务工的佼佼者,可他总想到家乡那些未脱贫的乡亲,想为他们做些事情。

胡万明家乡所在的仙川村上石桥至野坑塘路段是村民到田间地头干活的必经之路。250米长的“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坑坑洼洼的烂泥路让人容易摔跤,农用单轮车常常陷入泥坑半天拖不上来。何不为乡亲们修一条“脱贫路”呢?说干就干!从2018年开始,胡万明便分期分段开始修理机耕路。他先整理好路基,用电动三轮车到离家2公里外的百亩坦路边装砂土来铺路。他一锹一锹地将砂石装满电动三轮车,来回半个多,又一锹一锹地将砂石均匀地铺在路上。就这样,每天装4车,连续装了两个月!轮胎破了一个又一个,1100元电瓶更换了一组又一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前后后4个多月的忙碌,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路面3米宽的机耕路,平坦、整齐、干爽的路面,为村里人出行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为了这段道路更严实,胡万明又到处找石头对这条机耕路进行加固。为了找石料,登源河畔、村庄边、田间里、小山上都有他的足迹,只要符合他用的石料,他都不遗余力地“搞”上三轮车。有些石头超过400多斤,他一个人利用滑轮一点一点地吊起来、吊上三轮车,最后垫在理想的位置。最后,他终于修砌成了4条总共长约50米,平均高2米的田磅与塘磅,让这条“脱贫路”更加稳固。当看到村民们播种施肥可以用车拉,不再用肩挑肩扛时,胡万明脸上挂满了舒心的笑容。

看到村里上石桥至水口的老水渠年久失修,渠内被石头、淤泥、竹根树根等“占领”,村民们只能种干粮靠天收,为此,胡万明再次动了心思,决心修复这条水渠,让乡亲们多打粮。

2019年10月,胡万明提前从外地返乡,开始着手修理这条水渠。他先砍掉上面的竹、树以及大量的带刺杂草,然后独自一人一锄又一锄地搬、扛。因水渠没有水,锄头一用力就碰上硬块,发出“咚咚”的撞击声响,震得手生疼,尽管戴着手套,胡万明开裂的双手缠满医用胶布还是血迹斑斑。面对这费力费时、难上加难的老水渠工程,胡万明没有放弃,连续“刨”了29天,才将约45米长的老水渠挖出一条能容下直径70厘米的水泥涵洞。

紧接着,胡万明自掏腰包垫资近5000元买来材料,雇人连续作业拼接了40个涵洞,然后又一个人默默地干着,做后期加固维护工作。尽管当时正是寒冷的严冬,但他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虽然脚上穿着雨靴,裤子袜子却全是潮湿的,脚趾肿得如同萝卜头。吃尽了苦头的他,最后看着涓涓流水从管道内淌出,心里乐滋滋得想着:今年村里50多亩良田终于不再“靠天”收了,乡亲们的种植可以多一点了。“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生长在这块土地上。自己多出点力多花点钱,能让家乡早日脱贫奔小康,我在外挣得钱才更有意义。”胡万明憨厚地说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