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2020年上半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督查通报

芜湖楼市  2020-08-13 09:17

[摘要] 2020年上半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督查通报!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重点工作要求,为确保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督促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市政府督查办对《关于分解下达 2020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芜政办秘〔2020〕4号)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重点工作推进,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求真务实、行动上迅速有力。 各责任单位对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要逐项分解细化,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落实。对存在的突出难题,要认真分析研判,拿出有针对性的举措,重点突破,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二)强化协调调度。各责任单位要通力协作,明确责任。涉及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重点工作,牵头责任单位要主动协调,各责任单位要互相配合,积极支持,形成合力。

(三)强化督查问责。市政府已将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各县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责任单位要认真抓好重点工作进度的督促检查,要盯重点、抓平时、督难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进,发现一个,整改一个,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市政府将对工作严重滞后、落实不够、敷衍塞责的单位实行约谈、问责。

附件:2020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反馈表

2020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反馈表

序号目标与任务工作进展牵头责任单位责任单位
1. 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让城市看起来有颜值、走进来有价值、住下来有所值。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和县(市)区、市直重点部门座谈调研。项目编制组正开展规划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其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已形成初步方案;启动区域协同与发展战略等十二个专题研究;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专题研究已形成初步方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 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围绕“三大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战役”,向省环委办报送2020年上半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报告。推动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各级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快推进。上级交办我市群众投诉信访1129个,已备案销号1103个,省交办我市“6+12+N”问题共124个,已整改销号75个。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3. 推动产业环保、智慧环保、法治环保、责任环保、阳光环保。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加快创建“无废城市”。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督促在建生产矿山边开采边治理,2020年全市42家在建生产矿山计划治理1300余亩,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近650亩。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重点处
市区建成区累计79条水体完成整治,剩余3条同步推进水下和岸上工作;已整治水系,每周组织水质监测、专业人员走河,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及时整改。无为市2条和繁昌县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处于维护期;南陵县5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开工整治。
建立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推进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6月底全面完成。开展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累计排查环境问题57个,整改完成9个。
4.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印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我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推进工作落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重点场所污水收集处理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秸秆禁烧等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检查企业362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760人次,下达监察意见13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0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件,罚款金额246.33万余元,申请强制执行6件。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 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和土壤生态修复,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行动,打造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水污染治理:对全市主要河流27个控制断面开展地表水水质考核。按月印发水质不达标通报。开展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前期和“十四五”国控断面对应汇水范围划分工作。土壤生态修复: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芜湖新兴铸管弋江老厂区5号地块土壤修复工程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已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市级河湖长开展巡河巡湖24次,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解决。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市级河湖暗访工作。省级2020年暗访发现我市9个一般问题,目前已整改并提前完成并销号8个。印发《芜湖市2020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和总河长令《关于在全市建设美丽河湖的决定》。上半年市级林长开展专项巡林十二人次;综合性巡林两次,实行四单闭合机制。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规范林长制功能区范围,构建林长责任体系。
6. 完成5000亩长江岸线造林,持续打造“十里江湾”城市名片。制定《芜湖市长江岸绿造林建设导则》,对长江岸线造林设计、施工、管护进一步细化要求。通过大力开展长江岸线植绿补绿活动,结合景观步道、临江边坡,以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打造成富有层次感的沿江绿化林带。今年已完成岸线造林5560亩,三年累计完成岸绿造林17160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沿江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7. 精细推进文明创建,深入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狠抓交通乱象、占道经营、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树立文明风尚。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一是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二是对市区内的主次干道、公园、农贸市场等重点地点进行督查,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办。三是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集中整治,并做好背街小巷市政管养和绿化管养。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开展酒醉驾周末夜查统一行动,国省道专项统一行动,行人、非机动车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上半年,全市共查处酒驾1410起,同比上升5.4%;查处国省道严重违法29741起,同比上升167.28%;查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28769起,同比上升3.21%;查处非法改拼装车辆上道路行驶156起,同比上升5.86%;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912起,同比上升2.85%。全市禁放效果显著,通过定人、定时、定岗巡查值守,除夕至元宵节期间,市区共受理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警情11起,同比下降52%,上半年全市共查处案件60起,行政拘留49人;因涉烟花爆竹案件被行政罚款47人。共计收缴各类烟花爆竹3000余件。
8. 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公厕建设管理,市区新建、改造公厕47座,打造主城区10如厕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印发《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工作要点》。二是推进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建设。三是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核。四是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奖补资金。五是组织芜湖市餐厨(厨余)废弃物处置特许经营权BOO项目招标。市城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公厕建设工作:全年任务新建改造47座,现已完成新建改造30座,完成率64%。
9.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实施“适老化”和“节能化”小区改造试点工作。2020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21个项目中具备条件的小区均实施“适老化”和“节能化”改造,受疫情影响,目前已开工80%,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
10.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完成“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1264公里。今年计划农村改厕3.7万户,已完成农村改厕2.6万户;上半年我市共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7.9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整治完成率达100%。南陵县获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芜湖县获2019年度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2019年25个省级和5个市级美丽乡村总体进度在80%左右(建设周期一年半),2020年2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启动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省厅交办的生活污水突出问题已整改完成32个;45个建制村均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并全面开工建设;排查校核75条农村黑臭水体;无为市、鸠江区6个乡镇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5个省级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1个,24个正在施工;依法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减少10个禁养区,面积约139.42平方公里。
本年度“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计划完成1264公里,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103.6公里,完工率87.24%。所有项目计划8月底全部完工。
11. 优化道路交通体系,加快城南过江隧道、九华南路大茆立交、长江路高架等重大工程建设。长江路高架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合同造价7.86亿元,截至目前,高架建设完成过保兴垾左侧人行桥1座,王家巷立交段完成墩柱15个,钢梁制造3500吨;天门以北段完成钻孔灌注桩16根,完成总产值约6000万。城南过江隧道江北工作井深基坑开挖条件验收通过,江北工作井深基坑开挖启动。G205快速化大茆立交正在进行路基及下穿搅拌桩施工。S334峨山路东延伸工程正在进行荆山河特大桥施工,目前下部结构已完成,路基工程正在施工;G205快速化八里湾大桥工程正在进行左右幅桥梁施工;长江南路和珩琅山路快速化改造项目、万春东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江北二路至站东路延伸段项目、长江大桥开发区疏港路和三山区沿江路连通工程项目方案已完成。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重点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2. 加快推进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和防汛抗旱提升工程。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今年计划内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1个、易涝区泵站项目4个。截至6月,已经完成1座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批复,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即将招标。此外,无为县西河凤凰颈新站工程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工程施工总承包正在招标。推进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市水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3. 创新棚户区改造方式。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采用“留、改、拆”棚改新模式,满足群众改造多元化需求。目前正在对市区拟进行“留、改、拆”的27个项目进行论证。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投公司
14. 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截止目前,市区建成区累计79条水体完成整治,剩余3条水体按标本兼治的原则,将提质增效行动与水系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水下和岸上工作;对已整治的水系,每周定期组织水质监测、专业人员走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及时整改。无为市2条和繁昌县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维护期;南陵县5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开工整治。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
15. 启动元亩塘公园规划,推进市政园林精细化养护。启动元亩塘规划:项目总占地约102.5公顷;项目总投资4.185亿元,方案正在设计中,已进行过轮对接;一期土地利用调整规划省自规厅已通过审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 
推进市政园林精细化养护:2020年各县(市)、区、开发区市政园林整治提升共96个项目,启动市政园林设施年度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定期组织开展检查。
16. 加大与三峡集团合作力度,推进城镇污水PPP合作项目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进展顺利,朱家桥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额的33%;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额的51%;滨江污水厂一期二阶段已完成工程投资额的60%。城市污水管网完善项目扎实开展。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实施前期“三通一平”以及部分路段围挡施工。市国资委、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7. 实施33项民生工程截至6月底,全市完成民生工程资金投入65.59亿元,占年初计划的73.25%。“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残疾人康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能脱贫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等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他补助参保类项目按时有序发放。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8.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返贫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一是强化调度、压实责任。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月调度,市扶贫办实现周调度,共调度13次。二是强化推进、完善机制。建立脱贫攻坚动态监测机制,帮扶责任人每月走访贫困户,对发现的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层层上报推进解决。三是强化暗访、注重实效。共开展3轮暗访,覆盖所有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镇村,发出暗访通报3期。四是强化整改,巩固成果。截至6月上旬,我市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4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落实整改任务189条,建章立制4个。五是强化落实、加大投入。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安排44349.7万元,已支出31374.69万元,支出进度70.74%。市扶贫办、市扶贫九大工程成员单位无为市、南陵县政府
19. 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实现稳定脱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防范返贫力度,调整因病防贫保障起付线,将因疫情导致产业、就业收入骤降的贫困户纳入防贫帮困保障范围,加大对“双骤”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已入户核查1165户,发放防贫帮困保障资金227户171.34万元,正在公示拟拨付139户103.7万元。市扶贫办 
20. 大力发展公办普惠性学前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市出台《芜湖市2020年学前教育促进实施方案》《芜湖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运行方案》。2020年度全市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目标任务计25个,规划投入资金18899万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项目23个,完工项目5个,累计完成投资12540万元。认真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截止6月,已完成41所幼儿园的整治工作,完成率达97.6%。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1.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加快集团化办学。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意见》等文件。2.出台《关于市中心城区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及2020—2022年规划。芜湖一中教育集团中江中学2020年秋季正式招生。3.大力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20年对3所学校进行新建、改扩建或添置更换设施设备,计划投资21666万元,截止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额11200万元,完成比例为51.7%。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2. 完善普职协调发展机制。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按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正在合理拟定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做好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教育局 
新建芜湖市特教中心,办学规模48班,计划总投资2.15亿元。该项目列入2020年政府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校园规划方案已评审。
23. 推进名校长(名园长)、名师、名班主任工程。支持在芜高校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皖江学院转设工作,正在落实皖江学院法人证书变更和转设申报条件的土地及校舍。与安徽工程大学就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进行蹉商,支持其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国际工程师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该院作为安徽省一所入选“双高”学校建设的单位,目前已启动“双基”建设,统筹推进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完成高水平大学建设自查工作。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召开芜湖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启动第三批名校长(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评选工作;开展第五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工作;开展第三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评选工作,评选推荐36名班主任参加市级评选。
24. 建立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强化就业导向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在芜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精准实施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一是出台《关于优化就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定相关招商引资政策,按每人8000元的标准给予招用单位一次性就业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招商企业给予10000元/人/年就业岗位补贴以及个人社保补贴。二是开展“就业还是家乡好”专项行动,引导9152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三是通过信息比对、实地走访或电话调查等方式,跟踪回访失业人员现状,分级分类提供精准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4115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95人,帮扶就业率达100%。四是开展5场高校毕业生网上直播招聘,涉及51家优质企业1700个工作岗位,在线参聘人次近200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及职业规划指导等线上宣讲,在线参与人次达到18万。大力开展就业帮扶进校园,组织企业在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开展现场招聘活动9场,提供优质岗位3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市投资促进中心、市人社局 
25. 完善创业载体功能。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善创业载体功能:一是推动平台体系创业服务,上半年共发布就业创业政策类信息92条,平台认证各类创业服务机构217家、开展各类创业活动404场次。二是组织线上创业培训技术标准和课程进行优化设置,目前,全市开展在线教育共计2732人次,线下创业培训330人。三是简化审批程序,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短缺。截至6月底,全市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78笔31908.43万元。四是启动创业创新大赛芜湖市选拔赛,进入市级选拔赛的项目共有86个。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2805人,完成省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58.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536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9.79%。完成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389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5.81%;新增新技工系统培养105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4.04%;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开展技能脱贫培训56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4%。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6. 扩大三代社保卡覆盖面和应用范围,构建“城市一卡通”芜湖模式。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市一卡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2020年重点目标任务。二是完善各级人社服务大厅及医药机构动态升级系统,兼容社保卡读写,实现多码融合、与“安康码”身份互认和信息互通,截至2020年6月底,共发放三代社保卡97.7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72.5万张。三是进一步拓展应用,目前人才政策兑现平台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体检平台建设已完成需求调研,惠民资金发放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城市一卡通公共交通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已进入招标阶段。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人社局 
27. 落实长效管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芜湖市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已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待相关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芜湖市市区房地产“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进入基础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市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28. 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机制。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建立芜湖市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根据省级统筹规定,提出进一步规范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完善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加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基础建设,指导市工伤中心、各县(市)、区完善机构设置、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优化经办规程。二是推进工伤经办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便民化。根据省人社厅构建的“互联网+工伤保险”信息系统,通过开展数次系统测试、提出建议,进一步优化“互联网+人社服务”工作,推进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服务。
29. 推进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化。一是编印《芜湖市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指导手册》,对全市施工企业开展集中学习培训6次,参训人员1100余人;指导全市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管理向全省“规范化”升级。二是开展在建项目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工作作进一步部署。目前,各级工程建设领域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落实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情况的加强监管。市住建局在全面落实实名制考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对“芜湖市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督互动信息系统” 升级,进一步加强对在建项目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情况的监管,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也积极推进对本行业工资支付信息系统的应用。三是组织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月活动,对全市168个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对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意见,同时抄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推动整改落实。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重点处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30. 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一体化。根据省医保局统一部署,市城乡居民医保系统已整合完成并正式上线。整合后的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了医保智能监控的接口改造,对定点医药机构的进、销、存进行全方位监控,并建立预警机制,保障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市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31. 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1.落实国家、省《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优化审批流程和环境,规范管理和签约服务标准,打通涉及医养结合医保相关政策瓶颈。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2.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上半年共备案5家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910张。
3.推动民生工程实施。制定《芜湖市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方案》《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运行方案》等文件。截止6月底,共发放高龄津贴3507万元,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625.98万元。我市三级中心覆盖率均达85%以上。推动智慧化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确定1家省级智慧养老机构试点和4家市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
32. 完善公墓建设。各县(市)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已完成了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芜湖县、繁昌县实现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市级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立项)、土地征收手续等工作,设计方案已经市规划委员会通过,目前正对接项目施工的移交。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33. 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强化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完成全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转型发展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转型升级;落实孤儿保障政策,上半年共保障孤儿723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43万元,累计发放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12.3万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芜湖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上半年共救助315人次,救助费用48万元,通过DNA采集比对、在今日头条和救助寻亲网等寻亲平台发布寻亲公告共寻亲成功返乡41人。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34. 推深做实县域医共体、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1.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积极完善各县(市)区统一医共体内部财务系统、医保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等建设。繁昌县孙村镇等4所卫生院已完成二级综合医院创建和登记注册。无为县蜀山镇等12所卫生院已完成一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市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
2.“分区包段”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发挥“龙头效应”。各牵头医院在重点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医院设立了专家团队工作室29个。
35.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和慢性病管理。1.成立了健康芜湖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芜湖行动实施方案》,全面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2.全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34.6万剂次。重大传染病救治工作稳步推进,其中救治结核病208人,艾滋病99人。3.新冠疫情防控工作9项指标均居全省前三。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例,治愈出院34例。确诊患者治愈率达100%,隐性感染转阴率达100%,境外输入管控率达100%,阳性患者零死亡,聚集性疫情零发生,院内传播零发生,医护人员零感染。4.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积极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2020年上半年,婚检率为92.14% ,疾病检出率9.83% 。免费产前筛查4976人,筛查率60.05%,高风险人群咨询随访率100%。妊娠风险评估4603人。5.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市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
36. 推进国家中医传承项目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1.市中医医院“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已进场,施工及临时道路已完成;施工许可证已报审。市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
2.召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推进会,部署我市2020年重点工作。开展24心理热线及心理干预,累计接听市民来电1471人次, 成功干预热线危机来电(自杀自伤)8人次;通过媒体等手段为复工复学人员提供心理疏导、现场答疑、心理健康服务等;探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险机制。
37. 严格落实药品耗材惠民举措。严格执行国家批、第二批集采的25+30种药品中标结果,上半年,全市已采购国家批、第二批集采药品1854.75万元,为患者减轻负担约2009.31万元。力促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优先采购和使用。落实省《关于印发推广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试点经验实施办法的通知》,严格执行省级采购价,建立了芜湖市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拟定《芜湖市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专家遴选我市高值耗材谈判议价类别,报请省医保局和市医保联席会议同意后组织实施。市医保局、市药管中心 
38.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食品监管方面,按照风险分级开展全覆盖检查。上半年完成食品小作坊登记615家,覆盖率100%;完成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摸排建档率75%;检查餐饮服务单位9719家,覆盖率95%。开展疫情防控期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专项检查、复工复产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大检查及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对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等食品等均开展了专项整治。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药品监管方面,加强药械安全全过程监管。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组织开展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药饮片、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医疗器械“清网”、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疫情防控用出口医疗器械、医疗美容用药品医疗器械、全市医疗美容机构非法购进化妆品专项整治。按季度全覆盖检查各类特殊药品企业1次,检查药品生产企业21户,药品零售企业1026户次、药品使用单位128户次;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2100户次。
39. 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集聚整合创新要素,争取在科技创新更多领域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上半年我市专利、商标注册量持续增长,1-6月专利申请量7445件,授权量464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7件。一季度商标申请量4825件,注册量5350件,注册商标有效总量70062件;启动第九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活动。 上半年我市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2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6件,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件。向省局报送驰名商标案件2件。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今年办理全市专利权质押6件,商标权质押9件。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6项、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6项,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应急项目16个。3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4个。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0. 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资源,落实战新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加快网上申报资金兑现。上半年,我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共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支持企业483家,共有120家企业申报政策,总申请人数1155人,申请资金9890.67万元。市发改委、市人才办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1. 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选拔、任用机制,开发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依托“智慧人社”开发覆盖全口径人才、全要素节点、全链条环节的服务系统,力争年底建立完善全市统一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正组织招标。二是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推荐奇瑞公司高新华等18人作为候选人申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0位同志作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候选人员,评选出20名市战新人才。三是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为110名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认定了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启动2020年度我市职称评审工作;加强军民融合,开展全省首次通用航空工程专业职称评审,133人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四是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上半年共有1978人次新完成注册报名并参加公需课学习。五是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动及人员流动工作,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和等级内部晋升程序,上半年共计办理市直单位800余人岗位变动工作。市人社局、市人才办 
42. 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个。开展今年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路演评审, 39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参加路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3. 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撬动作用,实施绩效奖励、创新券等后补助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及科技项目支持,修订《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制定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推进方案及实施细则,落实创新券后补助政策。兑现上年度创新政策奖补资金2.1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23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0%,居全省第二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4.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推荐19户企业审核申报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母基金直投项目库入库企业。组织开展第四批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申报工作,推荐了8户企业申报。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5.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组织开展今年批高企认定工作,推荐362家企业申报,其中新认定189家。开设科技创新“云讲堂”,推出6期线上培训,吸引科技型企业超15000人参加。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6. 紧扣“三重一创”建设,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平台,打造一批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培育42家市级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推进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西电芜湖研究院等6个市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工程研究中心、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究院、中电科芜湖通航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6个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着手准备奇瑞商用车公司等纳入市级重点研发平台的论证工作。开展2019年度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绩效考核,拟拨付奖补资金2.06亿元。加快推进我市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修订《芜湖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成功举办全市科技创新要素对接会,组织企业、高校、重大公共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等共计130余人参加。支持海螺集团、奇瑞新能源汽车、埃夫特机器人、中电科钻石飞机等积极申报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产业创新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47. 支持西电芜湖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技术攻关,启动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研究生招生培养。西电芜湖研究院完成研发大楼装修改造,建设先进微电子器件研究中心,开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和系统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启动汽车电子关键技术研究中心规划建设。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已提交培养计划,待审核后正式启动。今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0人。市科技局、市产业创新中心鸠江区政府
48. 办好第十届科博会。一是成立第十届科博会芜湖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科博会总体方案;二是启动第十届科博会招展招商工作,截至6月30目,确定参展企业28家,面积2652㎡,意向参展企业187家;三是组织了有关涉会活动对接和上报工作;四是推进场馆升级改造,目前,改造工作正按计划推进,计划9月底完成场馆升级改造工作。市科协 
49. 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精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开展2020年度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6项,资金2121.7万元。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0. 制定出台“尖20”计划,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出包括埃夫特下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项目、安徽航瑞航空发动机制造项目(已纳入省攻尖计划)在内的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尖”计划项目表。项目远程运维和工艺仿真等平台基本功能已经搭建完成。航空发动机制造项目已完成投资5.39亿元,试验中心、生产试制中心和检测中心已投入使用。精密薄壁航空铸造实验室完成工程及能力建设,已开展首批样机试制。其余项目大部分已列入新基建重点项目和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组织征集高新领域重大技术需求68个,积极争取省科技重大专项。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5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联起来”。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优势产业升级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70个以上。召开专题推进会,研究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思路。按照《芜湖市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方案》,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1-6月亿元以上技改导向计划项目96项、总投资270.67亿元。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2. 促进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5G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数字化,加快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二期和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个和登云企业700家。开展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认定市级智能工厂10家,数字化车间33个。2020年全年计划建设5G基站2500处,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建设5G基站1175处,改造中站点1325处。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二期暨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登云企业320家。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大数据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推进政务云服务项目(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二期)建设,已完成项目调研、论证和方案编制工作。
53. 实施兼并重组项目12个。2020年全市兼并重组目标任务共12户,其中弋江区1户、鸠江区2户、三山区1户、无为市1户、芜湖县2户、繁昌县2户、南陵县1户、经开区2户。截止6月底,全市已实施兼并重组5户,其中弋江区1户、三山区1户、芜湖县2户、南陵县1户。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4. 鼓励县(市)区之间基于产业协同的需要发展“飞地经济”。为加快推进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将沈巷片区起步区托管给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大龙湾片区部分区域托管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步开展扩区工作。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对区域内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进行统筹。举办“易企网+”精密铸造产需对接会,重点支持相关企业在上下游产业协同、技术合作攻关、产销一体化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本地化产业链和供应链。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5. 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示范城市建设。(1)增品种。集聚全市卫材产业企业75家,形成口罩日产能700万只,熔喷布日产能2.5吨,测温枪日产能超2000把,次氯酸钠消毒液日常产75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约60亿,保障了居民生活和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亮点。(2)提品质。上半年申报亿元以上技改导向计划项目96项,总投资270.67亿元,不断提高装备工艺和生产水平。(3)创品牌。上半年组织推荐“安徽工业精品”10个,推荐悠派护理等3家企业参加“安徽精品、央视宣传”,提升我市消费品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6. 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装备、大数据及产业互联网等战新产业,努力在产业链塑造、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新兴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双提升。1-5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3%,占规上工业比重为38.8%。机器人基地1-5月份实现产值58.5亿元,续建机器人项目8个,总投资10.2亿元。新开工机器人重点项目(亿元以上)2个,总投资32.08亿元;龙头企业埃夫特成功上市。航瑞动力发动机研制项目进入二期建设,“金鹰”发动机顺利点火;中电科钻石飞机Ⅱ型无人机加速研发。产业互联网领域以镜湖区为核心,集聚了共生物流、易久批、阡陌科技、伯渡、诚迈科技、趣头条、途虎养车等互联网企业300多家,龙头企业稳就业、促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7. 支持新一代汽车电子、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相关申报方案初稿已完成,正进一步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按照省申报要求,及时开展申报工作。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8. 支持碳纤维材料、半导体微显示争创省级重大工程与专项。已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第五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申报摸底调查的通知》有关要求,开展我市第五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摸底工作,下一步将按要求开展正式申报。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59.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及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型商贸、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摸排和储备“十四五”规划项目,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2019年服务业政策兑现工作,督促县区按要求完成资金兑付工作。开展2020年芜湖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规定修订工作,全力支持两业融合发展。完成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试点示范区和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60.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一是培育重点电商企业。2020年新培育电商企业13家。目前我市有4家园区获得省级示范称号,三只松鼠、凡臣电子获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1-6月,以三只松鼠等为代表的10家亿元以上电商共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13.3%。二是推进跨境电商全面发展。今年商务部将我市作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芜湖综合保税区已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全市已有跨境电商130家。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优化升级,阿里集团建设“农村淘宝”项目;京东集团签约农村电商战略合作项目;邮政集团建设农村配送代办站点。实现县级电商服务中心、配送中心和村级电商站点的良性运营。四是完善配套设施。目前全市共有3A级以上商贸物流企业28家,快递经营主体达64家;全市已有12家初具规模的电商产业园,皖南快递产业园被列入省、市两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五是着力发展“互联网+零售”新模式,带动各类农产品销售近5800万元。六是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督促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网络交易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净化网络市场环境。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61. 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库。谋划摸排服务业“十四五”规划亿元以上重大工程项目共201个,总投资2790.84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95个,总投资2539.93亿元;冷链物流34个,总投资23.46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67亿元。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62. 力争朱家桥港区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家以上。完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工作,目前该方案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申报工作目前尚未开展。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 
63.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快培育芜湖大米、地方特色畜禽、特色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批“芜”字号品牌。一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1-6月,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7.4%。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2020年无为市、弋江区被列入省“强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较去年新增8家。无为市红庙镇、泉塘镇入选产业融合建设镇。二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1-6月份,全市列入统计的80家电商农产品销售额58.67亿元。三是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519个。陶辛青虾、无为螃蟹、南陵紫云英弋江籽被认定为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芜湖智慧大米”核心示范基地2000亩。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
64. 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优质丰富。一是畜禽生产: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24.32万头,同比增长19.5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38万头,同比增长0.42%。家禽存栏1449.93万只,同比增长4.74%,禽蛋产量3.31万吨,同比增长26.34%。二是粮食生产。全市小麦播种面积65.8万亩,较上年增加0.4万亩,总产达25.1万吨,较上年增加4.2万吨,实现了小麦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全市完成早稻种植面积45.11万亩,较上年增加5.2万亩;再生稻落实面积2.5万亩,较上年增加0.82万亩。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比去年增加。三是做好市级冻猪肉储备工作。四是委托润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代政府储备大宗蔬菜24吨,作为我市蔬菜保供应急之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6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家庭农场22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647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合作社总数达到3022个。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7家,市级示范109家;创建国家示范社2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4个。今年培育1430名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
66. 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三变”改革。目前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参加改革的村(社区)791个,量化集体资产总额27.64亿元,确认成员身份数282万人。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完成率100%,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全部建立并正常运营。上半年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成交148宗,交易额3889万元;累计736个村开展实施了农村“三变”改革,710个村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占比89.9%(省定今年任务60%),涉及产业项目总数1208个,入股农户25709户。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
67. 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途径,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试点。芜湖县作为全省农民闲置宅基地盘活试点县,在保证农民闲置宅基地所有权前提下,通过“农户有偿退出”、“农户出租”等多种方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新业态,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
68. 积极参与长三角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实现商合杭高铁通车,启用芜湖北站、芜湖站西站房、湾沚南站;推动芜宁、芜宣广高速改扩建开工。商合杭高铁已正式开通。芜湖北站、芜湖站西站房、湾沚南站已启用。芜宁高速已召开工可报告审查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在2020年开工建设。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芜湖县政府
芜宣高速工可研究初稿并报交通运输部受理,正开展咨询审查工作。力争2021年开工建设。
69. 推进合芜一体化,探索产业基金合作。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商合杭铁路建成通车,合芜高速扩容工程加快推进,合芜高速“四改八”林头至二坝段开工建设,合肥港至芜湖港“港航巴士”开通运行。二是推进产业协同创新。主动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通航产业联盟,争创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组建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三是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四是推进民生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合肥、芜湖优质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加强合作办学、办医、办馆,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率先发放全省首张第三代社保卡,实现了所有事项“一卡通”,目前芜湖市民持社保卡已经能在合肥坐地铁。五是加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联盟,研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建资本市场服务芜湖基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发改委 
70. 支持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坚持高举高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与长三角开发区开展共建,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联动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桥头堡、合芜马金三角活跃增长极、G60大通道服务新窗口、新芜湖后花园。一是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二是落实片区托管工作。印发《关于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沈巷片区起步区托管工作的意见》《关于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部分区域托管工作的意见》,自7月1日起,经开区、高新区全面履行托管区域的行政和经济管理职责。三是推进公共配套项目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建设已启动,皖江学院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西湾花园项目城市设计已完成。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 
制定《2020年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修订《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兑现上年度创新政策奖补资金2.1亿元。
71. 申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及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跟踪申报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动态,建设方案初稿已完成,正在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积极谋划成立增材制造、智慧农机产业联盟,重点打造机器人、通用航空等1-2个分行业的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省级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将于7月份启动,正在积极推荐独立法人和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做好申报准备。市发改委、市产业创新中心 
72. 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杭州市、合肥市等10家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推动长三角区域项目、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发起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和通航产业联盟,招引落地项目共112个,总投资520.4亿元,筹划发起增材制造、智慧农机等产业联盟。与上海市松江区共同抓实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签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8亿元,引导企业在松江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对接上海高端创新资源,构建“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两地协同创新模式。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73. 参与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搭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正积极和省里对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正在编制中。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产业创新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对全市科研仪器设备资源进行摸排,制定我市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推进方案及实施细则,完成平台建设招标。主办线上培训会;对42家重点研发平台拥有科研仪器设备资源进行统计。
74. 建设科技成果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制定2020年长三角大院大所合作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工作方案,组织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等开展合作对接,线上线下发布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组织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申报TIS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组织实施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力争列入国家筹建计划。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建设芜湖市专利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正在试用中。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
75. 推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芜湖产业优势,助力亳芜产业园做强食品医药首位产业,做大节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1-6月规上食品医药产业产值达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7.9%,产业首位度持续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2%,捷控数控机床设备生产、安徽酷哇机器人、金锐中药智能装备等项目成功签约落户。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从项目选址到竣工投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并联式、一站式精准服务。市发改委、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 
76. 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谋划建设空港物流区。积极做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承接工作,及时复制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现已复制84项(67项已经发生实绩,17项暂时无人申请)。市商务局、芜湖县政府、芜宣机场公司 
积极与省商务厅、芜湖海关对接,做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组织相关单位赴安徽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学习。
77. 优化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布局,增加始发上海洋山港航线班次,打造长江下游江海联运枢纽。力争口岸集装箱运量120万标箱。2020年1-6月份,芜湖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6336.65万吨,同比增长7.6%;完成集装箱量500027.75TEU,同比增长11.1%;完成外贸量156.80万吨,同比增长4.6%。市交通运输局 
78. 导入长三角服务业资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及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对接上海服务品牌,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区域品牌提升行动,重点提升金融业、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督促县区及时完成2019年服务业政策兑现工作,开展《2020年芜湖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规定》修订工作,全力支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及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发展。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79. 鼓励长三角名校来芜设立分支机构。引进浙江海亮教育集团来芜湖办学,审批设立芜湖海亮实验学校。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
80.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知名医院合作,推进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和临床重点学科建设。1.市一院与安理工签订校企框架合作协议。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揭牌,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与皖南医学院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市中医医院赴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交流,商讨合作。市卫健委 
2.皖南肿瘤防治中心争取到长三角一体化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1500万;申请发行3亿元债券。制定《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规划方案》《皖南肿瘤防治中心支持政策清单》。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等编制;改造部分加固设计及鉴定已完成,审图基本完成;完成院区内住户摸底排查工作。
81.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弘扬传统文化,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截至6月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金已拨付138.4万元,完成率98%,送戏进万村演出现已开展389场,完成率55%。开展了全市中小微文旅企业金融贷款工作,争取银行贷款17247.5万元,各类补助资金400余万元。修订完善文旅扶持政策,加大对我市影视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文旅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推动动漫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转化等。市文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82. 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后续管养,现已建成89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率95%。全市已有13个综合文化站实行社会化运行。推进鸠江区新文化馆、图书馆装修工作,确保今年内准时开放。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体育+公园”,在市奥体中心、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建设4条二代智能健身路径(1条已建成,3条安装中)。下拨52万元用于提升104个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下拨7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二代智慧路径建设。购置并推广国民体质监测一体机的使用。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全市社会足球场地设施指导目标完成率达50%。下发《关于加强全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的通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
83. 加快优质文旅项目建设,统筹欢乐芜湖与人气芜湖。支持城东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旅游目的地。全市新规划、建设的重点文旅项目共35项,总投资规模近600亿元,已在建项目18个,洽谈中项目9个,签署合作协议项目8个,其中涉及城东旅游度假区的方特旅游区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开工,融创芜湖雪世界、罗兰小镇文化旅游、蒸汽火车乐园等项目正在进一步谋划中。积极扩大欢乐芜湖品牌效应,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央视旅游形象宣传工作和央视黄金时间城市宣传广告;开展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市文旅局鸠江区政府
84. 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发挥遗址文物多、历史故事多、名人名士多的优势,梳理文化属性,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开展了新四军革命旧址集群保护研究、近代西洋文化研究等工作。收集整理了新四军在芜湖活动的基础资料。整理、编制了新四军革命旧址现存文物资料清单。开展了芜湖历史影像资料展的筹备工作。目前展陈大纲初稿已编制完成,正进行完善。市文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85. 引导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集聚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研学旅游基地。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意见》,编制《芜湖市乡村旅游集聚发展专项规划》,确立无为市红庙镇等全市10个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区,开展《芜湖市全域旅游廊道体系规划》编制,推行休闲农业旅游点+精品路线+民俗文化的“串珠式”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开办“乡村讲堂”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开展“书画家画乡村”等系列活动,开展“住着民宿游乡村”等品牌宣传营销活动,参加省文旅厅组织的十大研学旅游基地评选活动。据统计,全市市级以上休闲农业旅游点56家,省级以上17家。今年受疫情影响,接待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5月份芜湖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161.55万人次,预计上半年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左右(年度目标为800万人次)。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政府
86. 大力发展文化和体育产业,推动生态、文体、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数字文化产业。推进安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芜湖园区建设,该园区获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重庆软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交流,与深圳明天创业投资集团中国企业发展规划院、北京奇点影视公司开展深度洽谈。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
组织召开芜湖市体育企业金融、法律服务座谈会,组织19家企业(项目)参与全省、长三角体育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其中芜湖县红杨山汽车体育公园获评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指导市奥体公司打造奥园体育众创空间。打造聚集区富有乡土气息体育品牌赛事,扩大聚集区的影响力。加快推进体医融合试点工作。
87. 办好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各项方案已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同意,现已报省政府。确定了动漫交易会的整体预算、运营机构预算、运营机构采购方式、重点工作分工等。确定了《关于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市文旅局 
88. 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打造夜游、夜娱、夜读、夜购、夜宿等产品,形成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品牌项目,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夜间经济示范项目。一是组织推荐14家企业申报省“十佳夜游街区”等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组织我市4家4A级以上景区参加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看景区”活动;组织推荐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特约商户,共计推荐特约商户33个;组织《大地欢歌幸福来》等2个全市性文旅活动申报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省重点活动。二是打造夜市商业街区。通过省专项资金和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建设商业特色街区等给予扶持。三是开展“夜购优品”活动。鼓励新百、八佰伴等开展夜间推广展示等晚间促销活动,积极引进和支持知名连锁便利店。四是开展“夜品美食”活动,举办各类美食节等活动,积极引进网红小吃、网红饮品等潮品美食,带动消费需求。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
89. 优化智慧政务建设。线上依托皖事通·城市令,线下依托城市一卡通,政府工作依托易政网,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数据归集共享。1.优化简化政务服务。截至目前,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发布事项74362项,其中全程网办事项72579项,占比97.6%;承诺办理时限压缩到2.27工作日,压缩率26.3%;平均提交材料精简到2.42件,精简率10.7%。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2.开展“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逐项整合申请材料、表单和流程,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品套餐式服务。今年上半年通过办好一件事模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集成服务1.5万多件,服务时限和提交材料大幅减少。
3.为实现政务数据100%归集和社会数据60%归集目标,印发《关于开展数据资源摸底和编报数据目录的通知》,开展数据编目和归集工作,截止6月30日,已认领省下发标准化目录489条,编制市级个性化数据目录574条,社会数据目录33条。
90. 全面推开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持续优化完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扩大试点使用范围至46个社区。对试点社区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应用培训工作,为镜湖区和弋江区全面应用平台做好准备工作。平台支撑弋江区进行全科社工改革,目前在3社区试点。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91. 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印发2020年实施方案,制订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涵盖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206个,抽查事项项目284项。明确推进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链等事项。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国办电子政务办《关于开展省级政府“互联网+监管”能力第三方评估的通知》,逐项对照,补缺补差。一是全面梳理监管清单,组织市直单位、县(市)区进行监管清单认领编制工作。截至目前,芜湖市应认领检查清单6518项,已编制5950项,编制率91.3%;二是汇聚监管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建立监管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强化监管数据上报,截至目前,全市在国家、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注册用户2689个,已录入监管行为3991条。
92. 深化智慧城市治理。推进“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三网融合。1.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网融合”工作。结合各业务网格实际情况,拟先行启动城管网格和社管网格的整合。2.多措并举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成立了“吹哨”工作组集中办公。3.梳理并形成“吹哨”清单事项初稿,拟安排召开专项调研形成标准可行清单事项。4.调整社会治理工作组织架构,健全指挥调度机制。5.研究制定社会治理相关工作办法、考核办法。6.评估“多网融合”纳入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工作量,估算经费形成造价单,研究项目实施方案。7.调研网格化管理手持终端套餐服务使用情况,筹备新一轮采购事宜,进一步优化网格工作辅助工具,为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的实施提供保障。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市委政法委、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93. 拓展“智慧政法”平台、社会信用体系的应用。完成基层政法信息化建设调研,启动对智慧政法系统相关功能优化。市委政法委、市发改委、大数据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社会信用体系应用。信用承诺:开展主动公示型、审批替代型、信用修复型和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工作。便捷审批服务,有效缩短企业办事时间。信用惠民:个人信用分-乐慧分共为守信个人提供正向激励服务近15万次,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信用便企:为中小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已累计为820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38.1亿元。联合奖惩:积极构建高效管理、操作易行的市级联合惩戒运行平台,目前已在10个部门36个政务服务事项中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共归集案例数6,630个。信用宣传:编制诚信宣传手册,开展市场主体准入前诚信教育,制作“守信有价,用信有感”宣传短视频,多个平台播放宣传。
94. 打造“指尖上的公积金服务”。1.实现住房公积金网上缴存业务与企业开办业务互联互通,企业开户缴存更便利。2.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线下窗口业务暂停,缴存人可通过“安徽省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皖事通”、“城市令”APP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提取资金及时到账,未受疫情影响。3.通过“12329”住房公积金服务热线、公积金官网、官微多渠道公开公积金业务流程和办事指南,“皖事通”、“城市令”、“支付宝”APP可实时查询本人住房公积金数据信息。目前,23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可全程网办。今年1-6月份,共办理线上业务3.7万笔。市公积金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95. 开展“信易行”“信易游”“信易租”。信易行:为守信居民提供租车“押金减半”的服务。截至目前,信易行激励人数共计448人。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大数据中心、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信易游:制定《芜湖市信易游实施方案》,以“信易+旅游”为创新突破口,整合各类文旅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游客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市博物馆以城市令乐惠分为基础,推出高信用积分免押金服务。市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城市令乐惠分提供有针对性的信用服务。已有3000余名读者利用城市令乐惠分享受到了信用服务。在马仁奇峰景点,为守信居民开通充电宝租赁、自动折叠伞租赁等服务。
信易租:与本地商家合作,为守信个人提供免押租赁电脑的优惠服务。截至目前,信易租激励人数共计80人。
96. 建设智慧交通,实现交通“一张图”、数据“一张网”、出行“一站式”。开展“智慧交通”项目公开招标,项目已确定中标单位,目前正在详细需求调研和开发前期工作。按照建设方案,项目将完成交通数据的整合归集和标准化治理,实现“一张图”支撑交通资源、交通态势的可视化展示、预警预判和指挥调度,实现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方便公众出行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97.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和免费刻制公章。上线运行“智能审批”系统,在商业综合体设置个体户自助登记一体机,实现政务服务24“不打烊”、营业执照“秒批”。严格落实“首次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推行“有温度的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复工复产企业“十条”举措,出台个体工商户帮扶19条举措,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办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98.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让更多企业“照后能营、持证即营”。做好市级及以下层面设定、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梳理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涉及“证照分离”改革市场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935户(次)。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办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99. 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多场景应用,加速推进“法人一证通”建设。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系统已上线运行,将电子营业执照推送至公安、税务、银行、人社、公积金中心的各业务系统,实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印发《关于在中国银行芜湖分行各网点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开户应用工作的通知》,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线下银行开户场景下的应用。“法人一证通”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成功,进入发放阶段,目前已寄出5063张。经相关部门认可,可实现在各自系统中的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功能,正积极推动此项目与“一日办结”系统对接,并规划将法人一证通证书纳入全市统一认证管理云平台。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0. 提升推广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经验。1.拓宽适用范围,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各类企业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纳入试点范围。2.压缩公告时间,将法定公告期45天压缩为20天。3.建立容错机制,对部分情形不适用简易注销程序的,待异常状态消失或补正材料后允许再次申请。4.加强沟通协作,明确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清算或宣告破产的办理程序及企业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简易注销登记的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维权方式。5.分批赋予登记人员“审核合一”资格,压减办事时间和环节。制订《芜湖市企业注册登记时限规范》,全市范围内简易或普通注销登记均可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简易注销2159户,未发生因提供虚假材料或恶意隐瞒债务等情形而导致的行政复议及诉讼。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1. 大力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社会保障”。互联网+远程医疗:一是推进市域内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及市域远程心电系统和检验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并开展前期开发工作。按照建设方案,项目将完成以牵头医院为依托,建设区域远程心电中心和检验中心,以区域多中心架构,分层级构建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远程心电和检验服务体系。二是融入长三角远程诊疗平台。与上海市白玉兰远程医学网合作,我市已有7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打通了与上海35家优质的三甲医院的远程会诊服务。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互联网+教育:推进市智慧教育(二期)项目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增加了智慧学校建设和应用场景,推进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推进 “互联网+智慧教育”大力发展,建设和应用智慧教学平台,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测体系,推动数字教育资源普惠应用。全市99.79%的公办中小学校,2.42万名教师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1.36万多学生运用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截至目前,平台汇聚教学设计、课件等各类教育资源978.7余万件。
互联网+社会保障:一是开展智慧人社建设,目前已完成智慧人社项目立项,人才政策兑现平台已进入招标阶段。二是已完成省集中社保业务网上办事需求调研及测试工作、安徽人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工作及安徽人社APP社保业务上线测试工作。三是全面推行社保经办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等办理方式,完成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期限。四是将涉及社会保险登记、转移、养老失业待遇办理等30余项社保经办业务实现实体窗口与网上办事大厅、掌上移动端口的融合。
102.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等制度建设。草拟了《芜湖市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建立全市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即时动态调整与年度集中调整相结合的调整机制。拟报市委编委审定后印发实施,组织开展清单动态调整相关工作。市委编办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3.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开展市级层面优化提升行政审批质效工作。经梳理,我市市本级行政许可共768项,涉及单位30家,平均承诺时限为4.99天。截至目前,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已压缩260项,其中承诺时限压缩50%以上有189项。压缩后平均承诺时限为3.24天。2.试点跨层级综合办理。印发《创新园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一站式办结”工作实施方案》,建设综合受理平台,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共享,尽可能通过网络核验、数据共享实现精简材料,实现“园区政务服务事项园区办”。3.全面推广告知承诺办理。告知承诺办理在全市各部门全面铺开。市企业登记、建设项目环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均实施告知承诺制,大大缩减了审批时限。4.探索开展委托办理。制定出台芜湖市审批代办服务实施办法,实行自愿委托、无偿代办,依法依规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代办服务。自5月份中旬委托代办实施以来,已接受委托事项332件。市政府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4. 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寻找混改目标,向各市属国有企业下发《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对照自身情况,上报相关混改线索。目前已收到5户企业的相关报告。市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5. 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研究设立企业纾困基金。1.开展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和“三比一增”民营经济发展行动,制定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要点,明确全年重点工作。对全市各县区、开发区2019年“三比一增”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排名。推荐芜湖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安徽民营经济年度风采巡礼传播活动,推荐悠派获省工人先锋号称号。2.市县两级统筹政府股权投资基金、过桥贷等金融产品等,安排5亿元,设立中小微企业扶持纾困专项资金,重点帮助生产经营遇到阶段性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3.研究修订《芜湖市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为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纾困,进行必要财务救助。市经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6. 化解重点企业金融风险。组织开展全市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风险处置。落实重点企业风险的月度研报工作,健全与人行,银保监等部门的重大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稳妥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7.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开展《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实施方案》合法性审查工作,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务会会议审议;研究确定部门及内设机构职能,人员配置,初步形成了新三定方案。启动《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起草制定工作。正在推进报省政府审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08.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一是完善政策机制。无为市、南陵县等出台关于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文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政策保障。二是项目推动。开展市级第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项目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三是开展第三批“三社联动”试点社区建设,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平台。四是参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09. 推进撤县设区。报送《关于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事项进一步研究论证报告》《芜湖市行政区划调整组织实施总体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呈报民政部。向省民政厅报送《芜湖市行政区划调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6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芜湖县、繁昌县撤县设区及芜湖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市民政局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政府
110.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政策、改革举措和项目。1.组织开展41个前期课题研究,对“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再讨论、再深化,形成一批符合芜湖发展实际的研究成果。2.完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3.摸排了“十四五”重大项目。4.建立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开展“我为芜湖发展献一策”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1.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促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跑一次”要求,推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进驻服务中心办公;组织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12348安徽法网等平台系统运用的培训,逐步实现12348安徽法网预约到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系统受理再到线下实际办理的平台融合。听取基层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草拟我市《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司法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2. 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规定精神。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发挥统计监督作用,推进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编发市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做好答疑释惑,逐步消除政策“模糊地带”。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派出290余个检查组,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71起、处理10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人,通报曝光14起25人。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0起,处理4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5人。市纪委监委、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全面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项审计、政策跟踪和财政审计、“三大攻坚战”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等。截止目前除了授权委托的13个项目外,已完成24个,正在实施5个。
发挥统计监督作用。一是将统计造假列入2020年全市各级党委实施的综合考核“一票否决”事项。二是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建立芜湖市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正在履行发文程序。印发《统计机构负责人和统计人员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的实施细则》,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三是贯彻落实《芜湖市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实施办法》和《芜湖市统计局向组织部门提供领导干部统计方面表现情况议事规则》,对存在统计违纪违法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113.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基层综合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印发实施意见,明确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任务共54类、91项工作任务清单。召开工作动员会,对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了专题部署。市委政法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4. 强化信访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1.深入广泛宣传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规定,积极引导信访群众依法按规定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充分发挥在市人民来访访接待中心设立的访调对接中心和市委政法委及公检法领导定期到该中心接访机制的作用,及时准确地将涉诉类来访事项分离出去。3.对于群众涉诉类来信,严格按照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规定,转送相关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办理。市信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5. 重拳整治黑恶势力、村霸干扰侵蚀基层政权问题,加强“办案”“打伞”“断财”,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一是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开展“联点包案”,实现问题线索动态清零,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组交办的26件问题线索和市扫黑办转办的10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9件,处理2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组织处理12人。二是抓软弱涣散整顿,明确将存在“村霸”问题和黑恶势力等干扰侵蚀、宗教势力渗透蔓延等6个方面作为集中整顿对象,在全市676个村中摸排出51个软弱涣散村列入整顿。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116. 推进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1.推进安全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项目立项工作,多次赴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开展调研座谈。拟定《关于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有关工作的请示》,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开展政策宣贯培训、城市风险调研前期准备工作。2.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严格落实24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处置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推动建立以直升机为支撑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综合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