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空巢、留守老人5000万 “老有所养”着力点转向农村

芜湖楼市  2017-11-27 08:44

[摘要]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农村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在中国迎来“银发浪潮”的背景下,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城乡之间不平衡,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农村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在中国迎来“银发浪潮”的背景下,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城乡之间不平衡,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

日前,在河北省钻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上,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原司长、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院长王治坤称,近年来频现的老年人自杀情况证明,加快构建惠及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

面对农村养老的难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养老模式。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甄炳亮认为,农村和城市的养老服务,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一个行业要做强做大,光靠非营利性、光强调公益性是不行的,这其中是有经济规律的,应该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这样行业才有生命力。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此外,据老龄办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约有农村老年人1.24亿,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6%。其中,空巢、留守老年人约5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2240万,低保老年人约1900万,特困老年人约443万。

在中国,养老短板在农村,政府推动养老的着力点在逐步转向农村。今年3月,在老龄办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称,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56.4%,比城镇高12.8个百分点。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王治坤称,我国作为农村大国,农村养老在整个养老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村既是养老的重点也是养老的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年轻壮劳力向城市转移,无论在城里常年打工还是后来定居成为城里人,有能力带父母一同居住和生活的仍然是极少数,留守老人、空巢家庭居多,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谭克俭主动提到,有地方存在一个说法,不是养儿防老,而是养儿防死。由于老年人不愿进城,再加上青年人带子女迁移增加,偏远乡村呈现萎缩趋势,因此农村的空巢老人群体持续扩大。而且农村空巢老人不论是进城,还是留守,处境都非常尴尬。

具体来说,留守乡村需要面临劳动强度大(因为子女的承包地也得管)、无人照料无子女陪伴导致的孤独感明显等难题,即便进入城市也会面临环境不适应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活动范围小,产生新的孤独感,因为亲朋远离,思念与日俱增;熟人减少,陌生人增多,无人聊天,还有就是无聊,无所适从,因为无事可做、无处可去,以及心神不宁,担心落叶不能归根,担心城里去世拉去火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无论照料设施还是养老机构床位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尤其是敬老院。现有的特困养老机构,大多数基本生活条件差、设备少,管理落后,而近年来改扩建、新建敬老院也存在房子闲置、经费缺乏、护理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严重制约农村特困养老机构作用发挥,也与农村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不相适应。

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原主任、浙江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王先益对财经表示,当前农村老龄化逐渐严重,居家养老的服务可及性还不强。他提到,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模式当中,虽然有些地方考虑让老人集中居住,解决这一难题,但有些地方不适合集中,有些地方没有能力实现集中,还有些老人不愿意集中,宁愿在自己家中居住。这是当前多数地方面临的难题,农村能够实现集中居住养老的地方毕竟占比较小。

王治坤称,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全社会“老有所养”的目标,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养老的保障支持力度。现阶段各级政府有基本的职能,保基本、兜底线,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做到人人享有公共养老服务。对“三无”人员,当然由政府提供全面保障,但是对大多数贫民家庭或者中低收入家庭,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并不断提高各项保障水平,对那些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的,应该给予格外的养老、护理补贴,使其享受居家社区或者机构的养老服务。

在王治坤看来,影响到农村社会化养老机构建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中年人、老年人认为把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是不孝,家里没面子;第二家里缺钱,老年人觉得太贵;第三怕花钱,一方面相对城里而言,农村挣钱更不容易;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老人怕给子女添加负担。

王治坤表示,相信农村老人的观念会随着养老设施的健全和完善,逐步改变家庭力不从心的无奈。目前农村有一部分床位利用度不高,“主要跟我们工作不积极有很大关系。”

农村养老的河北探索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之一。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祯科称,到2016年底,河北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269万,占到人口比例16.9%,高于0.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老年人占全省老年人比重达到60%以上。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河北省也展开探索和实践,摸索一些做法。

在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邯郸的自助养老、抱团养老的分享模式;二是张家口的康保模式,整合资金建设区域养老机构、敬老院,生活费用由村民自己负担,这种模式有很强的生命力;三是邯郸的分担模式,区别于分享模式,接近市场化运营,村级主办、市场化运作;四是医养结合的模式,主要特点把乡镇和村里的卫生院、卫生室一体建设、相互服务,有比较强的生命力;五是衡水的以地养老模式。在农民完成土地确权之后,通过农民自身土地流转获得的,再加上国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80元/月,用于支付他们在本村幸福院的养老费用,这种模式比较符合实际。

河北泊头“小微幸福院”为农村老人营造幸福晚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