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皖江生态样板

芜湖楼市  2017-03-22 08:50

[摘要]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早春三月,草长莺飞,植树正当其时。我市各级各单位深入组织开展全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为江城大地增添一抹新绿。对芜湖市民而言,这样一种爱绿护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早春三月,草长莺飞,植树正当其时。我市各级各单位深入组织开展全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为江城大地增添一抹新绿。对芜湖市民而言,这样一种爱绿护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早在2012年,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回顾过去5年的林业工作,创新不断,亮点频出,硕果满枝。展望全面拉开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幕,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行动有序。

森林增长工程硕果满枝

我们看到,在森林增长工程的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造林空间日益趋紧,目标任务相应调减。然而,我市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任务不减、目标不变,决心不减、力度不降,在全省率先出台《森林长廊绿化规划》、《全市域绿化空间控制规划》,确立“四大布局”、“三项创建”、“三线三边”绿化提升、“五大类八项工程”和“六个结合、九大空间”等一系列“拼图方案”和“施工清单”,积极探索和加大对收储土地的宏观调控,引导和盘活已收储未利用地的机动用途,规划建设城乡组团隔离森林带(片)和大型生态绿地,确保森林增长工程高标准推进。

为纵深推进森林增长工程,我市从2014年起推进城乡绿化转型升级,着力“将森林引向城市、引向城镇”,创新性提出并组织开展“城市生态绿地”和“森林长廊示范段质量提升”两大工程,发挥森林增长工程的“溢出效应”。我们看到,一方面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我市规划建设有纵深感、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绿地,着力打造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大绿量、大色块高品质城市生态园。2年来,我市共完成城市生态绿地5000余亩,打造了鸠江区长江大桥北岸两侧地块、弋江区三环路与利民东路西南侧地块、镜湖区芜申运河荆西段大环境绿化等生态绿地,实现森林进城入区,为城市镶嵌一颗颗夺目的“绿色翡翠”。

另一方面,我市积极编织城乡绿网,力争实现“让通道成林、让景观成廊”。目前,全市共完成森林长廊示范段质量提升工程2万亩,高标准建成了京福高铁无为县段、省道无六路两侧各100米宽的森林长廊,芜宣高速、芜雁高速、合巢芜高速和芜马高速芜湖段两侧各50米宽的森林长廊示范段,打造了一条条贯通城乡,展示美丽芜湖新形象的“绿飘带”。

实施“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既是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城乡环境治理的着墨所在,对于提升芜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坚持将“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线”补绿扩带、不断促进“三边”增量提质,努力打造精品绿化提升风景线、生态文明景观带,全力助推生态芜湖建设发展。据了解,全市计划建设林带面积20315亩,补植18.01万株,实际建设林带面积30694.5亩,目标完成率151.1%。补植株数27.71万株,目标完成率153.9%。全市铁路、公路、河渠绿化率分别达到95%、95%、90%以上。

林业经济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区域地位、森林资源的特点,我市发展林业产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基础、精深加工为带动、多元化共同发展的理念。全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大县——芜湖县被列入22个花木主产区之一,兴建了芜湖花木大市场,重启芜湖苗木交易大会,重振花木雄风。全市苗木花卉基地面积已达18万亩,拥有65家三级以上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森林旅游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森林生态旅游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5%;顺应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市建成了以宏春木业、正刚包装为代表的木器包装加工产业群,创建了省级出口木质包装安全示范区;2016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65亿元,真正实现了政府得生态,林农得实惠。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的大威胁,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扎实推进森林防火,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了行政领导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我市投入600余万元,拟搭建全市森林防火信息化指挥平台,为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2014年以来,我市在重点林区、市域交界、县域交界处新建307公里集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通道、森林防火消防水池为一体的综合防火体系,新建定点焚烧池290个,更新、储备、配发森林防火物资达500余万元,组建9支“市县共建”专业队伍,定期开展森林火灾处置应急演练。一系列举措推动森林火灾次数、火灾损失大幅度下降,确保森林安全,绿色常青。

令人欣喜的是,5年努力,换来了收获满满,据统计,5年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79932亩,占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630753亩的107.8%,繁昌县、南陵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此外,全市还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1个、森林村庄265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455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4.8%提高到24.4%,全面超额完成了森林增长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森林增长工程是芜湖林业发展史上人工造林规模大、影响深远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绿化品质得到整体提升,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生态画卷,而且有力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富民、绿色惠民的创新路子。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时不我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确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国家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国家中长期改革实施规划,标志着森林城市建设已进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创新型生态强省的战略部署,提出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对我市来说,贯彻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树立新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生态立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到林业工作上,为了回应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出于长远发展的考量,我市于2016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旨在以“创森”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森林增长工程”和“城乡大绿化”建设,进一步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城市升级版。

“创森”要跨过一道道关卡,有多达40项评价指标要求。其中有3个是硬杠杠: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区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我市“创森”预计规划建设期限为2016年—2025年,分近期、中期、远期,其中:近期为2016年-2018年,中期为2019年-2022年,远期为2023年-2025年。计划到规划期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稳定维持在16平方米,此外,还划定三条生态红线: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4.4万公顷,森林保有量不低于20万公顷,湿地保有量不低于8.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不低于6万公顷。

目标已定,必须抓紧行动。《芜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拉开了创建工作序曲。好消息是,《总规》编制工作进展顺利,于2016年底完成并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创建批复。2017年是我市全面推进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双增”行动的开局之年,市绿化委、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下达《2017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林任务和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示范路段任务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山、水、田、路、城、村、游、四旁”统一规划,“点、线、网、面”相结合,充分挖掘造林绿化空间,确保把可用于造林绿化的空间摸清、摸实,逐一落实造林地块。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将提高森林质量摆上重要日程,加快疏林地、无立木林地、非经济林灌木林地和其他低产低效林的更新改造步伐,着眼于林业发展的长远需求,将新造林与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有机结合,将实施重点工程造林与森林抚育有机结合,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升森林质量。

入春以来,在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的带领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创森”各项工作,一批立足于增加全市森林资源总量的重点工程全面铺开。2017年,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林任务15.1万亩,计划创建森林长廊示范段166公里,1个省级森林城市、13个森林城镇、201个森林村庄,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9000亩,森林抚育23.2万亩。据统计,截至本月上旬,已完成整地造林面积117389亩,占计划任务的77.34%,完成封山育林18500亩,占计划任务61.67%,退化防护林修复5921亩,占计划任务的65.77%。同时还在地级市首开“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规划启动建设78.1公里芜湖市外围高速沿线(芜合、芜宣、沿江高速城区段)绿化品质提升工程。

图为我市各级各单位深入组织开展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江城大地增添一抹新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