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我省明确救助办法

芜湖楼市  2016-08-31 08:45

[摘要]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临时救助。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临时救助。

救助期限不超过10天

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是指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处于流浪或者乞讨状态的人员。既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也包括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既包括在城市的,也包括在农村的生活无着的人员。

《救助办法》要求,政府应当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临时救助服务。具体包括:⑴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食物和饮用水;⑵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⑶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⑷将突发急病人员、疑似传染病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⑸为没有交通费返回住所地、户籍地或者所在单位的人员,提供乘车凭证;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此外,还要为受助人员提供寻亲服务和接送返回等相关服务。

对年满16周岁、无精神障碍或者智力残疾迹象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站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遇“急难”,24内先救助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和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查明亲属、所在单位、户籍地、住所地的受助人员,由救助管理站的主管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送公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分类安置。对其中的未成年人,自安置之日起满6个月仍未查明亲属、户籍地、住所地的,由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办理居住登记,在居住登记地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和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应当先行救助,在其入站后24内以适当形式发布寻亲公告,并提请公安机关协助核查身份信息。对受助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人员,救助管理站应当在住宿、床铺安排和饮食等方面给予照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